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技术,如何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,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。本文为大家介绍3D打印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:学科课堂教学、自制教学模型、学生科技活动、毕业设计、教学模型共享、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。
3D打印机,用于教学。
3D打印机一般应用于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科学、工程和设计等课程中。
目前在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是SLA和FDM两种3D打印技术。
近年来,很多的高教专业在摸索着创新教学模式,把3D打印系统与教学体系相整合。一方面3D打印机可以提高学生在掌握技术方面的优势,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。另一方面利用3D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立体模型,显著提高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。目前在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是SLA和FDM两种3D打印技术。
SLA光固化3D打印机的优势有:光固化成型法成熟度高,由CAD数字模型直接制成原型,加工速度快,产品生产周期短,无需切削工具与模具,降低错误修复的成本。可以加工结构外形复杂或使用传统手段难于成型的原型和模具,可联机操作和远程控制。
随着3D打印机逐步降低门槛及应用领域扩大,3D打印机已经进入国内基础教育领域,以下就是3D打印机在国内教学上应用的方式:
(1)数学系的学生可以将他们的“问题”打印出来,并在他们自己的学习空间中寻找答案,比如打印一个几何体,让他们更直观的去了解几何内部各元素之间的联系。
(2)工程设计系的学生可以用它打印出自己设计的原型产品进行测试,研究与探索。
(3)建筑系的学生可以用它简便快速的打印出自己设计的建筑实体模型。
(4)历史系的学生可以用它来复制有考古意义的物品,方便进一步的观察。
(5)平面设计系的学生可以用它来制作3D版本的艺术品以及一些基本的模型。
(6)地理系的学生可以用它来绘制真实的地势图,人口分布图。
(7)食品系的学生可以用它设计食物的产品造型。
(8)车辆工程的学生可以打印各种各样的实体汽车部件,便于测试。
(9)化学系的学生可以把分子模型打印出来观察。
(10)生物系的学生可以打印出细胞、病毒、器官,和其他重要的生物样本。
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,以培养下一代使用3D打印技术的能力。同时,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素养。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育科研,助力于为社会积累人才储备,打造下一代的尖端科学家、设计师和工程师。